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中气虚怎么办?3招恢复顺畅气机!
时间:2025-05-21 09:26:09
中气虚,这一在中医理论中常见的概念,实质上是指人体内部的整体一气不足的状态。这种不足并非单一脏腑或部位的局部问题,而是关乎全身气血运行的整体状况。当人体的气量不足时,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便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气的运行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与健康问题。
气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如同无形的能量,在人体内不断运动,推动着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脏腑的功能以及经络的通畅。而中气虚时,这股内在的能量显得不足,使得身体的诸多机能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与维持。
中气虚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久病耗伤等因素所致。比如,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都可能损伤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导致中气虚。又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脑力劳动,耗损了大量的正气,也会使得中气逐渐亏虚。此外,一些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不断地消耗人体的正气,同样会引发中气虚的状况。
当中气虚发生时,气的推动功能减弱,血液运行可能变得迟缓,进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人体便会感到畏寒肢冷,即使在正常的室温下也比常人更易受寒。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则使得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变弱,容易感冒且患病后不易痊愈。而气的固摄作用受损,可能导致汗出异常、遗尿、崩漏等病症的发生。这些症状相互交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从脏腑关系来看,中气虚与脾胃的联系尤为紧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中气虚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将水谷精微有效地转化为气血,进一步加重了气的不足。同时,由于脾胃气机不畅,还可能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和肺的主气功能,使得整个人体的气机紊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中气虚的调理,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在药物调理方面,常选用一些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中药,如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这些药物能够补充人体的正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例如,经典的方剂补中益气汤,便是以黄芪为君药,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药物,起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中气虚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中气虚调养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大枣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调理中气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中气虚的症状。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中气虚状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像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方式,动作较为舒缓,能够调节呼吸,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中气虚作为一种人体整体的气不足状态,对健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解中气虚的形成原因、表现症状以及调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一问题。通过药物调理、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逐步恢复人体的正气,使气的运行重新归于顺畅,从而达到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