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指南(2025—2030年)》
时间:2025-08-27 17:52:34
一、政策定位
2024 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降至 1.05,为历史新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医保局于 2025 年 3 月发布本指南,明确用 5 年时间把二三级公立医院产科全部建成“生育友好医院”,通过硬件升级、流程再造、支付改革、文化重塑,降低孕产妇焦虑,提升分娩体验。
二、总体目标
2025 年底:50%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产科达标;
2027 年底:80% 达标;
2030 年底:100% 达标,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生育友好标准”。
三、六大核心指标(硬性指标)
1. 病房环境
单人间比例 ≥40%,双人间 ≥50%,三人间 ≤10%;
每间病房配备独立卫浴、婴儿床、陪护沙发、冰箱、微波炉。
2. 产房配置
100% 设置 24 小时 LDR(Labor-Delivery-Recovery)一体化产房;
每万分娩量配备 1 间水中分娩室、1 间紧急手术室。
3. 人员标准
助产士:床位比 ≥1:6;
新生儿科医师:常驻产房,随叫随到 ≤5 分钟。
4. 无痛分娩
椎管内镇痛率 ≥60%,镇痛等待时间 ≤30 分钟;
建立“分娩镇痛快速通道”,麻醉医师 24 h 值班。
5. 费用友好
单人间自费 ≤500 元/日,双人间 ≤300 元/日;
新生儿“先诊疗后付费”,出生 72 h 内所有检查、疫苗零押金。
6. 智慧服务
产检预约、床位、麻醉、病历全部掌上办;
产后 42 天随访线上完成率 ≥80%。
四、财政与投资机制
1. 中央基建投资:每新增 1 张产科床位补贴 8 万元;
2. 省级财政:按床位 1:1 配套;
3. 专项债:允许地方发行“生育友好医院专项债”,期限 10 年,利率下浮 20 个基点;
4. 社会资本:鼓励保险资金、公益基金以 PPP 模式参与产房改造。
五、医保与价格改革
1. 无痛分娩打包支付:医保按病种付费 2600 元/例(含麻醉、材料、监护),超出部分由医院自负;
2. 家庭化产房加收费用纳入医保乙类,个人自付 20%;
3. 新生儿疾病筛查“一站式”报销,凭出生医学证明自动触发医保结算。
六、人才与培训
1. 国家层面:
设立“生育友好助产士”执业类别,考试合格直接注册;
每年培训 1 万名 LDR 产房护士,中央财政按 5000 元/人补贴。
2. 医院层面:
产科医师每 2 年必须完成 40 学时人文关怀课程;
将“患者分娩体验”纳入医师职称晋升量化指标(占 10%)。
七、建设路径
2025 年 Q2:发布《生育友好医院评价标准(试行)》及评分细则;
2025 年 Q3: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先行试点 200 家医院;
2026 年:全国推开,建立“红黄绿”进度榜,国家卫健委官网月度公布;
2027 年:开展第三方评估,对未达标医院亮黄牌,限期 6 个月整改;
2030 年:全面验收,发布《中国生育友好医院白皮书》。
八、信息化支撑
1. 全国统一的“生育友好云”:产检、分娩、产后随访数据实时汇聚,孕妇凭二维码跨院共享;
2. AI 预警:对高危孕妇自动推送风险提醒至产科、麻醉、新生儿科;
3. 区块链存证:产房视频、病历、费用全程上链,防篡改,便于纠纷溯源。
九、社会与文化营造
“爸爸陪产假”延长至 15 天,并提供线上陪产课程;
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室”“家庭厨房”,鼓励家属陪产;
主流媒体开设“温暖产房”专栏,每月报道优秀案例。
十、风险防控与退出机制
质量底线: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若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立即取消“生育友好医院”称号并公开通报;
对收费超标、虚假宣传纳入信用黑名单,三年内禁止申报财政补贴。
十一、预期成效
到 2030 年:
全国产科床位增至 35 万张,LDR 产房覆盖率达 100%;
无痛分娩率由 2024 年的 53% 提升至 80%;
分娩满意度(第三方调查)≥90%;
估算每年可多留住 50 万潜在生育家庭,直接带动相关消费 30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