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泡腾片服用常见误区及正确方法
时间:2025-08-27 14:32:46
误区一:直接口服或含服泡腾片
危害分析
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崩解剂,遇水后迅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若直接放入口腔,会在唾液中发生反应,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气体,可能导致:
气道堵塞引起窒息(尤其儿童和老年人风险极高)
胃肠道不适(腹胀、腹痛、打嗝)
食道黏膜损伤
典型案例
2017年央视《见证》报道:18个月大婴儿因直接吞服泡腾片导致窒息死亡,抢救无效
2022年西安某医院案例:成人直接吞服阿司匹林泡腾片后出现严重呛咳,需紧急抢救
权威警示
国家药监局明确指出:"泡腾片严禁直接口服或含服,特别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2023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误区二:使用热水冲泡泡腾片
危害分析
维生素类泡腾片(如维生素C)遇高温易氧化分解,药效损失可达30%-50%
部分药物成分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变化,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高温会破坏泡腾片的崩解平衡,影响溶解速度和效果
科学依据
维生素C在60℃以上环境中稳定性显著下降,80℃以上几乎完全分解
泡腾片崩解原理是酸碱反应,无需高温辅助,40℃以下温水即可满足需求
正确做法
使用40℃左右的温开水(手感温热不烫)冲泡,水量以150-200毫升为宜
误区三:未完全溶解就饮用
危害分析
未溶解的药物颗粒可能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
继续崩解产生的气体可能引起呛咳或腹胀
药物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识别方法
观察气泡状态:完全溶解后气泡会自然消失,不再有"滋滋"声
等待时间:一般需要1-5分钟,具体以气泡完全消失为准
正确步骤
1. 将泡腾片放入温水中
2. 等待至气泡完全消失(约1-5分钟)
3. 轻轻搅拌后饮用
正确服用方法总结
基础步骤
1. 准备150-200ml温开水(40℃左右)
2. 将泡腾片放入水中
3. 等待1-5分钟至完全溶解
4. 搅拌均匀后立即饮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严禁自行取用
老年人: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杯子,确保水量和溶解时间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注意泡腾片中的钠含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推荐值
储存要求
密封保存在干燥处,避免潮湿
远离儿童可接触区域
开封后尽快使用,避免长期存放
权威来源
国家药监局2023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部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中药师建议
《中国药典》泡腾片剂型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