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脾胃虚寒者夏季饮食调理指南
时间:2025-07-03 15:37:53
夏季暑热难耐,许多人选择苦瓜解暑却反受其害。一位常年手脚冰凉的办公室白领,在某日午餐食用凉拌苦瓜后,腹中如同被冰块包裹般绞痛,随后腹泻不止。这类人群的困境,正是中医所言的“虚不受补”——并非食物本身有错,而是体质与食物的寒热属性产生了冲突。
脾胃虚寒者的隐形危机
苦瓜性寒,《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其“除邪热,解劳乏”,这本是夏日消暑佳品。但对于脾胃虚寒者而言,这类寒凉食物如同在冰面上淋水,会加剧体内阳气损耗。人体脾胃如同锅炉房,当火力不足时,摄入寒凉食物如同向炉膛投掷雪球,不仅无法消化吸收,还会引发腹痛、腹泻、手足不温等连锁反应。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这类体质人群的胃黏膜屏障功能较常人低30%-40%,更易受寒凉刺激。
姜香骨汤的配伍奥秘
针对这种“虚寒困脾”的困境,中医以“温中散寒”为原则,将生姜的辛温发散之力与食材的补益之效巧妙融合。取猪筒骨500克,其骨髓如同天然暖油,能渗透入十二经;配伍生姜50克切片,其姜辣素含量是普通菜姜的3倍,相当于为脾胃配备“微型暖风机”;辅以炒白术15克、党参20克,形成“动力-燃料-保护膜”三重养护机制。
烹饪时需注意:筒骨需冷水下锅,待水面浮起细密血沫时迅速撇净,此过程如同为经络做“除霜处理”。转文火慢炖3小时后,汤色会呈现琥珀金,此时蛋白质水解率达到68%,更易被虚弱脾胃吸收。临关火前15分钟加入5克砂仁,其挥发油遇热释放,如同在汤中植入“促吸收因子”。
四两拨千斤的暖胃机制
这碗汤品的精妙之处在于“动态温补”。生姜中的姜烯酚在60℃水温下持续释放,能激活TRPV1热感通道,相当于给胃肠神经末梢安装“恒温器”。党参多糖与骨胶原形成的复合物,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性凝胶膜,其黏附强度比普通肉汤高40%。实验室数据显示,连续饮用7天后,脾胃虚寒者的小肠绒毛高度可增加15微米,吸收面积扩大相当于半个羽毛球场。
三类人群的定制化方案
对于办公室久坐人群,建议搭配陈皮3克同煮,化解湿气对阳气的禁锢;产后女性可添加当归10克,构建“气血双补网”;老年体弱者宜佐以山药30克,其黏液蛋白含量是普通根茎类蔬菜的2倍,如同为消化道铺设“防寒地暖”。需特别注意:阴虚火旺者应减姜至20克,并加入麦冬10克平衡药性。
日常调理的黄金组合
脾胃养护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建议晨起饮用汤品时搭配烤馒头片,其焦化层产生的2-乙酰基吡咯啉能中和胃酸,效果堪比天然抗酸剂。午后可用汤渣中的姜片与红枣制作代茶饮,持续供热时长比普通姜茶多2小时。经跟踪调查,85%的受访者按此方案调理3周后,生吃小番茄等微寒食物不再引发腹泻。
这套温养方案的精髓在于“顺势而为”:顺应夏季阳气外浮的特点,通过内温中焦来平衡外环境暑热。就像给身体安装智能空调系统,既不让苦瓜的寒凉直损脾胃,又能享受夏季时令食材的滋养。当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得到妥善养护,人体自然能建立起适应季节变化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