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饮酒后面部异常:三大健康警报
时间:2025-06-13 16:04:26
长期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往往在早期不易察觉,但身体会通过某些外在信号发出警告。面部作为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的区域,尤其容易反映出酒精对机体的损伤。若饮酒后脸上出现以下三种异常表现,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戒酒的强烈信号。
脸色发红:不仅仅是"上脸"那么简单
许多人认为喝酒脸红是酒精代谢快的表现,实则相反。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酒精性潮红反应",源于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不足,导致有毒代谢产物乙醛堆积。乙醛会引发毛细血管扩张,使面部、颈部甚至胸部皮肤呈现潮红色。更需警惕的是,长期持续的这种反应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乙醛激活交感神经后,会引起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持续升高。有研究显示,这类人群发生酒精性肝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6-10倍,因为他们的肝脏需要更长时间处理酒精毒素。
脸色苍白:缺氧的危险警报
与潮红相反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酒精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长期饮酒者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部失去血色。更严重的是,酒精损伤肝细胞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改变,引发病理性苍白。这种苍白往往伴随眼睑内侧发白、指甲床褪色等特征。好比一棵树的根系开始腐烂,虽然表面暂时看不出异常,但枝叶已失去养分供给的活力。
皮肤皮疹:免疫系统崩溃的前兆
饮酒后出现的蜘蛛痣(形似蜘蛛网的红色血管痣)和肝掌(手掌边缘异常发红)是肝脏失代偿的典型标志。当肝脏无法有效灭活雌激素时,这种激素在体内蓄积会刺激毛细血管异常扩张。这些皮疹按压褪色、松开复现,如同一个不断发出故障代码的警报系统。更隐蔽的是免疫相关性皮疹——酒精会削弱白细胞功能,使皮肤更容易感染病原体或出现过敏性斑丘疹。
从信号到行动:科学戒酒的三步策略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肝脏可能已处于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阶段。临床数据显示,在轻度酒精性肝损伤阶段戒酒,肝细胞有望在6-12个月内完成修复。
逐步减量法比突然戒断更易坚持。建议每周饮酒量减少20%,用无酒精啤酒或气泡水替代部分饮酒量。同时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尤其是B1和叶酸,有助于修复酒精损伤的神经系统。
寻求专业医疗支持至关重要。肝功检测应包括AST/ALT比值(酒精性肝病常>2)、GGT(酒精敏感指标)等项目。对于出现戒断症状者,医生可能开具苯二氮卓类药物短期干预。
培养替代习惯需要重建多巴胺分泌途径。运动产生的内啡肽、冥想带来的α脑波、甚至辛辣食物刺激的口腔快感,都能替代酒精带来的短暂愉悦。建议在原有饮酒时段安排15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这种"习惯覆盖法"经证实成功率提升40%。
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从来不会毫无缘由。那些看似细微的面部变化,实则是内脏器官在重压下的呼救。及时捕捉这些信号并采取行动,相当于在健康崩塌前加固了最重要的承重墙。记住,戒酒不是剥夺生活的乐趣,而是为更持久的愉悦清理出安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