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氯化钾注射液规格调整与临床用药规范
时间:2025-06-13 14:57:12
近期,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推动下,医疗机构使用的氯化钾注射液规格发生重要调整:原10ml:1g(10%)规格变更为10ml:1.5g,单支含钾量提升50%。这一变更虽能减少用药频次,但作为高警示药品,其浓度与剂量变化对临床操作提出更高要求,需系统性掌握新规格下的用药规范与风险控制要点。
浓度提升背后的临床意义
新规格氯化钾注射液每支含钾量从1g增至1.5g,相当于钾离子浓度从13.4mmol提升至20.1mmol(按每1g氯化钾含13.4mmol钾计算)。这如同将咖啡粉剂量增加50%冲泡同一杯水,浓度变化直接影响"药效强度"。临床使用需特别注意:原使用1支1g规格的场合,现若误用1.5g规格且未调整体积,将导致溶液钾浓度超标1.5倍,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变更后的精准给药方案
静脉补钾必须遵循"稀释后缓慢输注"原则,禁止直接推注。标准方案为:取1.5g规格注射液10ml(含钾20.1mmo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配制成含钾0.3%的溶液(约40mmol/L),该浓度接近生理盐水渗透压的4倍,可避免血管刺激。对于严重低钾血症伴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允许提高浓度至0.5%-1%(即1.5g规格15-30ml+500ml葡萄糖),但需在心电监护下以≤1.5g/小时(20mmol/小时)速度输注,相当于每分钟不超过7滴(按20滴/ml计算)。
每日剂量控制的警戒线
常规补钾每日总量应控制在3-4.5g(40-60mmol),相当于新规格2-3支的含钾量。极端情况下如顽固性低钾,24小时总量可增至10g(约6.7支),但必须分次配置、持续监测血钾及心电图。值得注意的是,肾脏每小时排钾阈值约0.75g(10mmol),超过此速度的补钾如同突破堤坝的洪水,可能引发高钾血症危象。
禁忌人群的绝对红线
三类患者必须远离该药品:血钾>5.5mmol/L的高钾血症患者,补钾如同火上浇油,可能诱发心脏骤停;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GFR<30ml/min),其排钾能力如同堵塞的下水道,极易导致钾蓄积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因醛固酮分泌不足,钾代谢能力仅为正常人的1/3。上述人群若需补钾,必须采用口服制剂或严格监护下的个体化方案。
适用场景的精准把握
新规格尤其适合胃肠吸收障碍的急症患者:严重腹泻导致电解质流失(每小时肠液丢失可带走10-20mmol钾);术后禁食患者(每日基础钾需求约1mmol/kg);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每片呋塞米可多排5-10mmol钾)。对需快速纠正的低钾性心律失常,1.5g规格能减少配药瓶数,缩短抢救时间窗,但必须配合血钾监测(每2小时检测1次直至稳定)。
临床操作的六大安全屏障
双人核对制度:配置前确认规格为1.5g而非1.0g,如同区分相似包装的烈酒与啤酒;
红标警示管理:药柜专用区域粘贴"高浓度钾"标识,与普通药品物理隔离;
智能输液管控:采用输液泵控制速度,设定上限0.75g/小时(普通病例)或1.5g/小时(危重病例);
动态监测方案:输注期间每1小时监测尿量(维持>30ml/h)、心电图T波变化;
应急处理流程:备好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高钾血症解毒剂)及除颤设备;
追溯系统记录:电子医嘱系统强制填写规格、浓度、输注速度三重核对项。
规格变更既是临床效率的提升,更是安全用药的考验。医护人员需建立"浓度变化-剂量调整-风险控制"的闭环思维,将1.5g规格的"高浓度特性"转化为精准治疗的"优势筹码",在补钾治疗的疗效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