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中药煎煮五大核心要点:科学释放药效的关键细节

时间:2025-06-04 10:29:25

中药煎煮是中医药疗效释放的核心环节,其科学性与细节把控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掌握以下五大要点,可显著提升汤药质量,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一、煎煮器具:材质决定药效稳定性

砂锅自古被视为煎药的首选,因其导热均匀且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能最大限度保留药性。若条件有限,陶瓷锅次之,其釉面层可减少金属离子渗出;不锈钢锅虽导热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部分药材活性,需避免与铁、铝等活泼金属器具接触。例如煎煮人参时,砂锅的微孔结构有助于皂苷类成分缓慢释放,而金属锅可能导致有效成分被破坏。

二、水量控制:动态调节的黄金比例

加水量需根据药材特性与煎煮阶段灵活调整。头煎(首次煎煮)建议水量为药材重量的3-5倍,或液面高出药面2-5厘米,类似“浸没莲藕”的深度。如黄芪等根茎类药材吸水性强,可适当增加至5倍水量;而枸杞等果实类药材仅需3倍水量。二煎、三煎时水量递减,以没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如同“覆盖一层薄纱”。煎煮过程中若水位下降明显,应及时补充热水,避免干烧导致成分焦化。

三、时间与火候:文武火交替的艺术

常规药材煎煮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但需区分药材属性。补益类如当归、人参宜文火(小火)慢煎40分钟以上,使醇溶性成分充分渗出;解表类如甘草则可武火(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维持30分钟。具体操作可参考“煲汤原理”:头煎煮沸后计时30-45分钟,二煎缩短至20-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需注意,煎煮过度可能导致药液颜色过深、有效成分分解,而时间不足则溶出率降低。

四、特殊药材处理:分类施策的智慧

不同药材需差异化处理:黄芪、人参等贵重药材可单独煎煮2小时以上,再与其他药液混合;枸杞因含糖量高易糊底,应在最后5-10分钟加入;当归含挥发油成分,久煎易损失药效,建议后下(其他药煎好前10分钟放入)。此外,药材切忌提前冲洗,尤其像甘草表面的粉状物质为有效成分,水冲会导致药效流失。

五、常见问题与纠偏:从现象看本质

药液过量或不足时,需回溯水量与时间设定。若药液过多可延长浓缩时间;过少则下次煎煮增加10%-20%水量。药液颜色异常也是重要信号:过浅可能因煎煮时间不足或水量过多,过深则提示火候过猛或药材过量。例如煎煮当归时,若药液呈浅黄色且气味淡薄,可能为挥发油未充分保留,需调整后下时间。

通过系统掌握器具选择、水量调控、时间把握、药材分类及问题应对五大核心,能将传统煎药工艺转化为可量化的科学操作。正如老药工所言:“煎药如绣花,重细节者得药性。”每一环节的精细管理,都是对药效的层层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