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正式批准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1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018 邮发代号:42-206。本刊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主办,月刊、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Diet-Therapy and Health Care,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曾荣获中国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稿件要求1. 来稿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每篇论文2500-6500字(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篇1500字以内,来稿请详细注明作者名字、作者单位、邮寄地址、科室、邮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及邮箱地址。2. 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3. 凡来稿后10个工作日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关于每期专题栏目的收录稿件内容要求每期专题为每期不同特定专业的学术会议报道,此栏目为本刊特有,本刊将根据每月本刊学术部所开的学术会议议题确定每期专题栏目内容。查稿电话:0731-83577619 投稿邮箱:zgyjlc@163.com编辑部;隆编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上睑下垂
时间:2024-12-17 11:10:41
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称上睑下垂。
分类
先天性
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异常而致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后天性
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所致;
假性外观上睑呈下垂状态,但客观检查提上睑肌功能正常,上睑真实位置也正常,常见于上睑皮肤松弛,上睑缺乏支撑,特发性睑痉挛。
史料记载
上睑下垂的异名较多,如《诸病源候论》称“睢目”;《圣济总录》称“眼睑垂缓”,认为系气血虚,肤腠疏开而受风邪,客于睑肤之间所致;《目经大成》称为“睑废”,认为是两胞丝脉为邪所中,血气不和所致。
此病多因脾虚气弱,升举无力,或因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脉络失和,肤腠开疏,风邪客于胞睑;也因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胞睑失于温养;或因胞睑外伤,营卫失和,胞睑失养所致。其特点是单眼或双眼上胞下垂,轻者半掩黑睛与瞳神,重者上胞覆盖黑睛,欲睁不起。双侧上睑下垂者,常需仰视,抬眉,皱额以助睁眼瞻视,严重者,可见吞咽困难,视一为二,卧床不起,病情危重。
病因及症状
先天性
先天性上睑下垂
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有时为单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常伴有眼球上转运动障碍。双眼上睑下垂较明显的患者眼睑皮肤平滑、薄且无皱纹。如瞳孔被眼睑遮盖,患者为克服视力障碍,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横行皮肤皱纹,牵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睑缘位置,或患者仰头视物。
后天性
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原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等四种。其中肌原性者以重症肌无力引起者多见。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4.其它
(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
(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
(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癔病性
为癔病引起,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眼睑联合运动
指与下颌,颜面及眼球运动有关的眼睑运动
1.颌动瞬目现象,Marcus Gunn jaw-winking :动眼神经核与三叉神经运动核之间存在先天性不正常的联系,造成翼外肌与提上睑肌有联合运动,症状为张口或下颌摆动使上睑提起,明显时在吃东西的同时伴有一眼随咀嚼发生瞬目运动。
2.Martin Amat现象,曾被称为反Marcus Gunn现象:面部神经损伤后再生恢复发生异常联合运动,下半部颜面肌运动时眼轮匝肌收缩眼睑闭合
3.动眼神经损害发生联合性上睑运动